血狸奴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書包網www.shubaoinc.com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就好似代天子傳詔、唱喏的郎官般站在御榻旁,面色古井無波的道出這番話,劉勝便帶著淺淺的笑容,將目光從殿內百官公卿面上次序掃過;

在劉勝身旁的御榻之上,坐在正中央的竇太后、陪坐於與劉勝異側的賈太后,則都是一副老生入定般的神容,好似對殿內正發生的一切置若罔聞。

而在劉勝目光所及之處,分坐於殿室兩側的公卿百官,面上只不約而同的帶上了一副便秘似的表情······

——什麼玩意兒就‘輕太皇太后’了?

劉勝這手扣高帽、上綱上線的技藝,也太過純熟了吧?

過去,沒聽說太子勝是個精於算計、喜歡誣陷朝公的伶牙俐齒之人吶?

對於絕大多數沒資格主動出身、主動開口的小蝦米而言,給大行皇帝劉啟立廟這件事兒,其實就是個八卦。

反正他們說了也不算,就全當是看樂子了。

但與這些沒有話語權,甚至沒有主動進奏權的小蝦米不同:包括丞相陶青、御史大夫晁錯在內,內史田叔、少府劉舍等人包含其中的三公九卿,乃至於其他的二千石、比二千石,都無疑是被劉勝這三言兩語,逼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。

給大行皇帝上廟號?

且不說大行皇帝才在位不到十年,拿得出手的功績也基本屬於‘功過相抵’;

單就是‘坐視尚未加冠親政的新君行此亂策,而於旁不加阻攔’這一項,就足以讓整個朝堂上上下下的人,都在全天下範圍內人人喊打。

——主少國疑,要你們這些老臣幹什麼用的?

不就是為了在新君犯湖塗、犯渾的時候,在旁勸著些、攔著些嗎?

結果可倒好,新君即位才幾天的功夫,冠禮、親政都還八字沒一撇,就直接給大行皇帝上了不該上的廟號;

而滿朝公卿百官,卻畏懼劉勝那句‘你們是在和太皇太后作對?’的指責,便沒有出面阻攔······

“陛下如此倒也罷了,怎得太皇太后······”

“莫非,此間另有隱情?”

“又或是太皇太后,也有意為大行皇帝興樂建廟······”

目光灼灼的看向劉勝,卻絲毫沒有從劉勝面上,看出類似‘我就是說著玩兒的’的神情,公卿百官便紛紛將目光移向劉勝身旁。

只是對於百官公卿求助的目光,太皇太后竇氏,仍好似老僧坐定······

“大行皇帝彌留之際,曾再三囑託:太子少年早慧,雖年不及弱冠,但也總還做了幾年監國太子;”

“對於朝中政務,也還算熟稔。”

“如今,我已經是個什麼都看不見的老婆子了。”

“——別說是辨明忠奸、對錯了,就連雌雄、人獸,都未必能看得清、辨的明。”

“我老了······”

···

“皇帝雖然沒加冠成人,但也就差一年的光景。”

“到了明年,行過冠禮、婚典,最晚後年開春,便要臨朝親政。”

“——總不能這兩年,都不讓皇帝插手、過問任何政務,兩年後冷不丁就臨朝親政?”

“就從現在開始吧。”

“趁我還有點力氣盯著,朝中的大小事務,便慢慢讓皇帝學著處理吧。”

“皇帝若是處置的不妥,自有我這做祖母的私下訓戒、教導。”

“但今日,皇帝恐怕做的並沒什麼不妥······”

如是道出一語,竇太后更是索性微閉上雙眼,儼然一副‘我就看看,不說話’的架勢,就好似真的沒打算管這件事。

而在竇太后這番表態之後,殿內的公卿百官,也不由絕望的低下頭去,一陣長吁短嘆起來。

——得;

——太后覺得‘並沒有什麼不妥’,擺明了就是誰也不幫。

一邊是新君劉勝,一邊是滿朝公卿,就看誰能說服對方了。

想到這裡,公卿百官之中,頓時便有幾道身影蠢蠢欲動起來。

但在看見御榻旁,劉勝那掛在臉上的淺淺笑容之後,那幾個打算站出身說些什麼的公卿,只悵然若失的消停了下去。

還能說什麼?

道理都已經擺上檯面了:大行皇帝劉啟,壓根就夠不到廟號!

如果咱們不攔著,真讓大行皇帝撈到廟號,那我們這些公卿丟臉事小,朝堂威嚴大損事大!

而劉勝的態度也很堅決:我不管夠不夠的到,我做兒子的,就非得給老爹撈這個廟號不可!

我要是不這麼幹,那就是我不孝;

你們攔著我不讓我這麼幹,那就是你們逼著我不孝!

這,還只是流於表面的東西。

繼續往下深究,劉勝為大行皇帝撈廟號的舉動,其中甚至不乏些許‘透過抬高死去的皇帝老爹的地位,來進一步鞏固自身地位、權勢’的意味在其中。

這樣一來,問題就複雜了。

從本心上,公卿百官阻止劉勝為先皇撈廟號,其實就是純粹的、公平公正的判斷出‘劉啟配不上廟號’;

但現實雖然如此,劉勝卻有無數種方式,將朝野內外的舉動曲解成佞臣所為。

——我做兒子的想孝順孝順老爹,你們不讓,是想讓我‘不孝’?

——我想給老爹臉上貼貼金,好讓自己也沾點光,你們也不讓,這是不希望我坐穩皇位?

——我抬高先皇的地位,進而加深先皇選擇我這個儲君的正確性、合法性,你們還不讓?

你們是想幹什麼?

好~家~夥!

這主少國疑的,你們玩兒這麼一出,我難道還能不懷疑你們,有一些不該有的目的?

這些話,根本不用劉勝問出口,甚至都不用表現出來。

但凡劉勝有這麼想的可能性,整個朝野內外,就都可以惶惶不可終日了。

這,可是漢室!

老劉家的漢室!

在這個時代,被劉姓皇帝記恨,並活到壽終正寢的人,縱觀有漢以來六十餘年,壓根兒就是一個手就能數得過來!

別說自己個兒壽終正寢了,能憑‘自留體面’保全家族,就已經很了不起了!

而現在,才剛即位不過七天,都還沒加冠成人、大婚親政的劉勝,似乎便已將整個長安朝堂,都逼到了‘不點頭就等著被清算’的地步······

“唉······”

“不愧是大行皇帝的子嗣、太祖高皇帝的血脈啊······”

“這才幾天呢?”

“做太子時的仁義皮,這就給扔的不見蹤影了······”

暗下腹誹著,公卿百官萬般無奈下,也只能暗自權衡起來。

——點頭答應劉勝,那名聲就會臭遍全天下,雖然只是個‘集體性遺臭萬年’,卻也絕非眾人所能接受;

可若是搖頭拒絕,仍堅定的表示‘大行皇帝劉啟配不上一個廟號’,那被老劉家的皇帝記恨上,那可不是掉腦袋是事兒,而是禍及子孫後代的大禍事······

“唉······”

“罷了······”

“新君即位,欲立其威;”

“就當是為了新君,忍下天下悠悠眾口的唾罵吧······”

漫長的思慮之後,有一部分人決定低頭,但面上無不是如喪考批的表情。

“不行!”

“陛下都還沒加冠親政,就要做如此駭人聽聞的事,如果讓陛下做成,將來還不知道要出多大亂子!”

“絕對不行!”

“一定要阻止陛下!”

很顯然,更多的人,還是選擇做一個有血性、有骨氣的漢臣。

這也並沒有出乎劉勝的預料。

畢竟在這個民風剽悍、上至王公貴族,下至販夫走卒,都滿腦子打打殺殺、滿腦子‘捨生取義’的暴躁時代,氣節,往往比一切都來的更加重要。

但現在的劉勝,顯然顧不上因為這些人表現出的氣節,而對這些人表達欽佩。

——劉勝要做的,是認清敵我······

“桃侯,是魯公項籍的後人,自先祖被太祖高皇帝賜劉姓、封徹侯,便世受我漢家的恩寵。”

“尤其大行皇帝,對桃侯寵愛有加,更甚曾要將桃侯,拜為食祿萬石的百官之首。”

“——就由桃侯先說說吧。”

“大行皇帝的廟樂,真的就如諸公所說的那樣:一旦興建,就會惹得上蒼惱怒嗎?”

劉勝此言一出,便見劉舍手忙腳亂的站起身,甚至還半真半假的摔了一跤!

連滾帶爬的走到殿中央,更是臉都不要了——跪地就是一叩首!

“陛下明見萬里,仁孝無雙!”

“早在陛下尚還潛邸之時,‘公子勝仁孝無雙’的美名,就已是天下人盡皆知的事!”

“陛下有如此孝心,實在是曠古罕見!”

“臣認為,有陛下這樣純孝的子嗣,縱是大行皇帝在天之靈,也當瞑目······”

毫不遲疑的一頓熘須拍馬,自是惹得殿內公卿百官下意識側過頭,將鄙夷的目光撒向跪叩於殿中央的劉舍。

待反應過來劉舍是個什麼人,眾人便也就見怪不怪了。

試問:桃侯家族的家訓是什麼?

——誓死忠於聖天子,誰是天子忠於誰!

這句話,是當年呂太后駕崩、諸呂子侄意圖做亂長安,最終被陳平、周勃等朝公大臣聯手阻止之後,上一代,也是初代桃侯劉襄親口說出來的話!

對於漢家而言,桃侯二字,永遠都象徵著天子的忠心走狗。

至於原因,也非常簡單:初代桃侯劉襄,本名項襄;

楚霸王項羽,得叫項襄一聲堂弟······

“桃侯,果然是我漢家的忠臣吶~”

“大行皇帝果然沒看錯人。”

百官公卿沉默之際,便見劉勝輕描澹寫的道出一語,便輕輕一擺手,示意劉舍暫且退下;

隨後,便見目光移向了九卿班列當中的另外二人。

“汝墳侯、塞侯,也都是大行皇帝百般信重,引以為肱骨心腹的重臣。”

“——能有二位宿衛禁中,朕即便是未冠而立,也安心的很。”

“不妨便由二位說說:大行皇帝這廟樂,究竟是否······”

對於劉舍,劉勝並沒有太拐彎抹角,也幾乎沒有給劉舍留反對的餘地;

但對周仁、直不疑二人,劉勝明顯多留了一分體面,和些許轉圜的餘地。

也果然不出劉勝所料:二人在聽到自己的‘@’之後,面面相覷片刻,便也先後站起身,走到了殿中央;

卻並沒有如劉舍那般大禮叩拜,而只是深深一揖。

“稟奏陛下。”

“臣本只是個粗人,憑藉些許淺薄的醫術,才得以被太宗孝文皇帝,送到當時還是儲君的大行皇帝身邊。”

“大道理,臣不懂。”

“臣只知道:大行皇帝在位九年餘,天下風調雨順,百姓豐衣足食,田畝雞犬相聞,民至老死不相往來······”

周仁的態度很明確:我不管大行皇帝配不配,反正我覺得配!

而相比起周仁這個腦殘粉,歷來以愛惜羽毛聞名於朝野內外的直不疑,態度卻是曖昧了不少。

“國之大事,唯戎與祀。”

“臣認為:大行皇帝是否應當興樂建廟,是關乎到宗廟、社稷的大事。”

“無論最終做出怎樣的決定,陛下都應該和百官,還有太皇太后、太后再三商籌。”

“如此,才能做出最妥當的決策,並讓百官信服。”

直不疑模稜兩可、置身事外的態度,也同樣沒有出乎劉勝的預料;

不冷不澹的點點頭,劉勝又依次問了九卿當中的其他六人。

結果與劉勝的預想大差不差:內史田叔、奉常竇彭祖選擇堅守原則,宗正劉闢強選擇保持沉默;

而廷尉趙禹、典客公孫昆邪、太僕袁盎三人,則是以相較於劉舍相對體面的方式,溫婉表示自己支援劉勝的決定。

問過九卿,劉勝的目光,便移到丞相陶青、御史大夫晁錯二人身上。

但最終,劉勝卻並沒有將同樣的問題,拋給這兩位關乎朝局安穩的重臣。

——九卿的意見,劉勝還能粉飾為‘個人看法’;

但三公的意見,卻基本可以算作是半個政策,乃至是國策了。

劉勝沒必要冒這個險,去試探即將離任的丞相陶青,以及劉勝本就‘知根知底’的御史大夫晁錯二人。

而在短暫思慮之後,劉勝為這場朝議所做出的總結性發言,卻讓整個朝堂上下,都驚掉了下巴······

“諸公所言,都不無道理。”

“朕也想了想:大行皇帝的功績,確實不足以興樂、建廟。”

“這件事,就到此為止吧;”

“朕年幼無知,一時語失,諸公見諒,就當朕從沒說過這些話便是······”

···

“散朝之後,少府、廷尉、典客、太僕、郎中令留一下,隨朕一同送太皇太后、太后回長樂。”

“太皇太后,也有話要和幾位朝公說······”

劉勝話音剛落,御榻之上的兩位太后,便應聲站起身;

隨著一旁的謁者僕射汲暗一聲悠長的唱喏,太皇太后竇氏、太后賈氏、天子勝三人,以及跟在身後的劉舍、趙禹、公孫混邪、袁盎、周仁等五人,便在滿朝公卿瞠目結舌的目光注視下,緩緩朝著殿外走去······

“朝議畢~”

“百官恭送太皇太后、太后、陛下~~~”

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+
五靈縹緲錄

五靈縹緲錄

食月食日
秀幽之泉,出於金山。浩浩湯湯,萬流同源。夾岸之木,何其蔚然。得遇風雨,烏雲翻卷。 驅雷掣電,觸木而燃。千里之林,已為積炭。雨落汽蒸,沃野肥原。千尋之下,金氣生焉。 五個本來沒有任何關係的少年人,出身、性情和志向各不相同。但卻在同一輛馬車上相聚,然後相識,最後相交,一起踏上這縹緲無跡的修仙之旅。 這......其中的艱辛讓五人始料未及,但卻百轉千回,痴心不悔。 最終五人雄鷹綵鳳,翱翔天際。【展開】【
玄幻 連載 592萬字
修改一個字,無情真千金殺瘋了!

修改一個字,無情真千金殺瘋了!

方曉柒
葉琳穿越玄幻世界成為了被找回宗門的長老之女, 本以為要過好日子了, 沒想到各個弟子都不待見她都只喜歡那個假千金, 假千金利用手段,讓各個師兄不斷欺負她, 直到這一天假千金惦記上了她的玲瓏玉佩, 誣陷她偷了假千金的, 一種師兄紛紛為假千金做證明, 就連親生父親都不相信自己。 葉琳:既然你說那玲瓏玉佩是你的,那最好真的是你的。 她利用劇情修改系統修改了一個字, 將‘沒’改成‘才’, 玲瓏玉佩真正的主人
玄幻 連載 1萬字
都拜師女主?那我只好獨享女魔帝

都拜師女主?那我只好獨享女魔帝

靜狐之心
【無系統+單女主+爽文+殺伐果斷】\n景明軒穿越重生到大女主小說的世界。 \n開局獨享很純很憨的女魔帝。\n “師尊不要…”\n “張嘴!”\n…\n “師尊別怕,我會輕一點。”\n “放心!我可是你的寶貝徒兒。”\n…\n起初,景明軒只想正經修煉,奈何師尊太粘人,那他只好天天去磨師尊~
玄幻 連載 29萬字
我的公公叫康熙

我的公公叫康熙

雁九
都說給皇帝做媳婦難,其實,給皇帝當兒媳婦也不容易,尤其是正值盛年的皇帝!帶著我的冤種老公,沉浸式見證“九龍奪嫡”,絕對絕對不要被休歸孃家!
玄幻 連載 537萬字
美女求我當上門女婿

美女求我當上門女婿

傳奇瘋子
美女求我當上門女婿,我後悔了!
玄幻 連載 0萬字
慘死三世,女配擺爛後他們都慌了

慘死三世,女配擺爛後他們都慌了

黑眼圈仙人
(沙雕無厘頭爽文) 蘇靈穿成了大女主修仙文中的惡毒女配師妹,書中她是男主未婚妻,在女主的引導下不斷作死後慘死。 小說中女主安如煙身中情咒是個黑蓮花萬人迷,男主男配們個個愛她,女主在欺騙了他們的感情後將他們都殺了。 蘇靈重生三世,每一世都想阻止男主男配們慘死的結局,但每一世他們都只相信女主,然後將她一劍殺死。 第四世,蘇靈心態崩了,她決定放下助人情節,尊重他人命運,開局退婚擺爛了! 手握鹹魚系統,搶
玄幻 連載 32萬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