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狸奴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書包網www.shubaoinc.com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“皇帝以為如何?”

“從諸位朝公今日的反應,皇帝瞧出什麼了?”

坐在返回長樂宮的御輦之上,向對坐於身前的劉勝如是發出一問,不等劉勝開口作答,竇太后便摸索著伸出手,拉住了身旁賈太后的手。

“皇帝和我說的話,太后都記著些、學著些;”

“我也老了······”

“丈夫、兒子都沒了,說不定哪一天,我也兩眼一閉,這漢家,就要壓到太后的肩上。”

“大行孝景皇帝曾囑咐我,把太后帶在身邊,多教著些。”

“眼下,就是太后學的時候······”

竇太后溫聲一語,賈太后自是連連點下頭,趕忙打起十二分精神,聚精會神於眼前。

賈太后很清楚:竇太后和劉勝之間的談話,自己未必能全聽明白;

但對類似的狀況,劉勝早就給賈太后出了個極好的建議。

——不管聽不聽得懂,都記下來,記在心裡。

私下裡閒著沒事兒的時候,再多琢磨琢磨,總能琢磨出來點什麼。

竇太后發出了提問,賈太后也擺出了一副‘認真聽課’的架勢,劉勝自也已經組織好語言。

又在心裡過了一遍,確定沒有什麼不妥,才為竇太后的提問給出了答覆。

“公卿的反應,大體都沒有出乎孫兒的預料。”

“——內史作為九卿之首,幾乎掌管關中的所有事物,下轄中尉、備盜賊,以及整個關中的田畝、戶籍、稅收等事宜。”

“這就使得擔任內史的,必須是一個實幹的人。”

“而內史的管轄範圍當中,最重要的便是長安城。”

“坊間多有傳聞:從北闕扔下三塊轉頭,就肯定能砸中一個徹侯、一個二千石,還有一個貴戚子侄。”

“在皇城腳下,王公貴族、公卿貴戚遍地,這又使得內史必須是一個極具原則性,又得朝野內外信服、敬重的人。”

“田叔田子卿,顯然是一個合格的內史。”

“既然是合格的內史,那就不可能同意孫兒肆意妄為,為大行皇帝興樂建廟······”

劉勝話音剛落,竇太后便面無表情的緩緩點下頭;

片刻之後,又輕輕嘆了口氣,再稍昂起頭。

“對,也不對。”

“——作為內史,田叔當然應該恪守原則,阻止一切不符合常理、常情,有悖於國法的事發生。”

“但恰恰因為他田子卿要管著長安,乃至於管著整個關中,就更使得他必須對天子忠心不二。”

“若不然,一個只知道恪守原則,卻不知道效忠天子的內史,是很可能成為宗廟、社稷的隱患的。”

···

“今日,田子卿本該和宗正一樣一言不發,即不反對,也不支援。”

“因為內史的職責,即要求他恪守原則,又要求他對皇帝忠貞不二。”

“——但田子卿,最終只選擇恪守原則,而枉顧、或者說是忘記了忠君。”

“這或許是因為皇帝年少,田子卿下意識就做出了這樣的決定。”

“但作為天子,皇帝卻不能太寬容——尤其不能對內史太寬容。”

“找個機會,敲打敲打田叔吧。”

“不一定需要很重的責罰,但一定要讓朝野內外知道:田子卿的做法,讓皇帝很不滿意;”

“如果有下次,田子卿這個內史的位置,就肯定要換人······”

竇太后語落,跪坐於竇太后身前的劉勝,自恭敬的躬身一禮:“孫兒,謹遵皇祖母教誨······”

片刻之後,竇太后再微微點下頭,劉勝稍沉吟片刻,才繼續往下說道:“內史之後,便是少府。”

“——少府的反應,算是孫兒早先最有把握的。”

“因為少府的父親本是項氏族人,是太祖高皇帝不計前嫌,賜劉姓、封桃侯;”

“之後的孝惠皇帝、呂太后,又太宗孝文皇帝、大行孝景皇帝,都對桃侯父子寵愛有加。”

“所以無論如何,桃侯都會無條件奉從我劉氏天子的意志,而不會在意朝野內外的看法。”

“因為我劉氏,對桃侯有恩;”

“而朝野內外,則大都不齒於桃安侯劉襄當年背棄族人,投身於太祖高皇帝帳下······”

這一回,竇太后面上神情稍暖了暖,卻也仍維持著先前那副端莊和鄭重。

“桃侯,確實是我劉氏天子最不需要擔心的追隨者。”

“但當年,呂太后駕崩、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地入朝承繼大統時,桃安侯劉襄,曾說過這樣一句話;”

“——誓死忠於聖天子,誰是天子忠於誰······”

“話,是這麼說的,事兒,桃安侯也確實是這麼做的:太宗皇帝入朝之前,桃安侯仍為偽帝劉弘奔走,但太宗皇帝即位之後,又成為了第一個效忠太宗皇帝的功侯。”

“所以對桃侯,皇帝要留個心眼。”

“只有皇帝穩坐於皇位之上,桃侯,才是皇帝可以信任的人;”

“但皇帝若坐不穩皇位,那桃侯劉舍,就必然會是皇帝跌下皇位之後,第一個背棄皇帝的人。”

“換而言之:桃侯家族,並不是皇帝的忠臣,而是劉氏天子的忠臣。”

“無論是誰做了天子,桃侯,都會效忠於彼······”

竇太后此言一出,劉勝卻是稍陷入一陣思慮之中。

今天的事,自然是劉勝早先,和竇太后、賈太后透過氣之後,玩兒的一處‘辨明敵我’的把戲。

就類似於百十年前,秦中車屬令趙高,在咸陽宮指鹿為馬,並透過‘說馬的是朋友,說鹿的是敵人’的方式,來辨別支持者和反對者一樣。

只是相較於趙高指鹿為馬,劉勝這出‘為大行皇帝興樂建廟’,稍微高階了一些,也更隱晦了一些。

而在打定主意,要透過為先帝爭取廟號,來打探朝公的底子,順便震懾一下朝野上下的主意時,劉勝就已經確定:讓劉舍做自己的託了。

——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劉勝才會第一個叫出劉舍來回答。

因為劉勝有十足的把握,確定劉舍會無條件跪舔自己。

但在此刻,當竇太后提醒劉勝‘不要對劉舍過於放心’之後,劉勝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:自己之前,好像確實有些想當然了;

劉勝想當然的認為:劉舍忠於天子,我就是天子,所以劉舍忠於我。

直到竇太后提醒過後,劉勝才反應過來:劉勝現在雖然是天子,但能不能在皇位上壽終正寢,還真就不是板上釘釘的事。

萬一有個萬一,那現在無條件跪舔自己的劉舍,便必定會成為第一個反骨仔。

正如初代桃侯,劉舍的父親桃安侯劉襄所說的那句話一樣:誓死忠於聖天子,誰是天子忠於誰······

“孫兒,謹記······”

這一回,劉勝面上神容,也不由帶上了些許鄭重。

反倒是竇太后,聽出劉勝話語中的嚴肅,面上神情又更暖了一分。

“我並不擔心皇帝,會想不明白這個道理。”

“只是怕皇帝太過忙碌,忘記此事,才出言提醒。”

“皇帝能想起來、能記在心裡,那便出不了岔子······”

劉勝又一點頭。

片刻之後,再繼續往下說道:“孫兒原本以為,劉舍才是最不用擔心的人。”

“現在倒是覺得:中郎將周仁,似乎才最不需要孫兒擔心?”

便見竇太后聞言,面上頓時又多出一分心安:“嗯~”

“周仁這個人,老實、本分,知道自己該說什麼、該做什麼,也知道自己吃著誰家的俸祿、受著誰家的恩。”

“——只是年紀大了些,也沒什麼治國安民的本事;”

“更何況郎中令,必須得是皇帝最親密、最信任的肱骨心腹,周仁做了先帝的郎中令,自然就做不了皇帝的郎中令了。”

“等朝局安穩,劉舍也從丞相的位置退下來,就給周仁挪個位置吧。”

“衛尉、中尉之類的,應該都出不了岔子?”

最後這句話,竇太后是以詢問的語氣說出,似乎是在試探劉勝的意思;

至於劉勝的反應,自然是一句:皇祖母覺得行,那就肯定行······

“直不疑,是君子。”

“只是太愛惜羽毛,太惜身、惜名;”

“——也就是衛尉的特殊性,能讓直不疑可以位列九卿。”

“換了其他的位置,直不疑這樣既不敢擔責,又過於在乎名聲的人,恐怕都坐不穩······”

說起直不疑,竇太后只悠悠發出一聲長嘆嘆息;

思慮良久,才又長嘆一聲,再自顧自搖搖頭。

“直不疑,是君子,不是臣子。”

“——可以信任,卻不能指望;”

“——不用擔心他會做出什麼不忠的事,卻也不能指望他能做成什麼事。”

“嗯······”

···

“郅都和程不識,不是在周亞夫門下聽課嗎?”

“將來引軍出征,這兩個人的資歷,都是暫時不足以成為主帥的。”

“——到那時,皇帝可以讓直不疑為帥,借直不疑的資歷安朝堂之心;”

“然後私下再交代直不疑:行軍途中,以郅都、程不識的意見為主。”

“除了類似的情況,直不疑,也就沒其他有用的地方了······”

對於竇太后對直不疑的評價,劉勝深以為然。

對於直不疑,劉勝的評價是:見小利雖不忘命,幹大事卻必惜身。

說白了,這個人屁本事沒有,靠的就是‘謙謙君子’的好名氣做官,一路做到了九卿的位置。

你讓他做點啥吧?

沒那本事;

讓他承擔什麼責任吧?

沒那個魄力;

非要說有什麼地方,是能發揮直不疑的‘特長’的,那也就是衛尉這種‘絕不能有野心,並且最好沒什麼能力’的特殊位置,以及竇太后方才所說的:借直不疑的資歷,給郅都、程不識這樣的青年才俊搭建舞臺。

而這樣的人,至少對於目前的劉勝而言,還是相當有用的。

——主少國疑嘛;

多用點‘屁本事沒有,還在乎名聲’的人,劉勝總能有很充足的時間過渡,渡過坐上皇位初期的脆弱期。

等將來大權在握,能壓得住有能力的,再換就是了。

“田叔、劉舍、周仁、直不疑之外,其他的人就沒什麼好說的了。”

“——典客公孫混邪,情況和少府劉舍類似:本是胡人,受太宗孝文皇帝之恩,才成為了我漢家的朝臣。”

“典客這個位置,公孫混邪,肯定是想挪窩的。”

“這個事,還急不得,也沒必要急。”

···

“宗正劉闢強,是紅侯劉富的次子,是楚元王的孫子,德行兼備。”

“作為宗正,在今天保持沉默,是最明智、最恰當的做法。”

“再加上宗正在朝中,本身就沒多大的權柄,所以劉闢強,孫兒覺得可以繼續做宗正。”

“畢竟劉闢強,已經是最合適的宗正人選了······”

···

“廷尉趙禹,原本資歷不足以成為九卿,是父皇撿拔為廷尉,才得以位九卿之列。”

“再加上出生於法家,和郅都一樣自詡為孤臣,對孫兒唯命是從,也是意料之中的事。”

“而且趙禹,也算是父皇留給孫兒的青年才俊。”

“這個廷尉,孫兒還是比較滿意的······”

評價完最重要的四個人,之後的三人,劉勝只大致評價了一番;

也不出劉勝所料:對於這三個人,竇太后只興致缺缺的一點頭,又敷衍的評價幾句,便見話題略了過去。

而最後剩下的兩人,卻讓劉勝犯了難······

“剩下兩個人,皇帝不說,我心裡也明白。”

“——南皮侯作為眼下,竇氏外戚最傑出的子弟,本該支援皇帝,今日卻站在了皇帝的對面。”

“但這,主要是因為奉常這個官職,讓南皮侯必須做一個遵守禮法、制度——遵守‘規矩’的人。”

“等回頭,我會單獨召見南皮侯。”

“皇帝,也不用想太多。”

“至於太僕······”

意有所指的說著,竇太后便帶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,朝御輦外的前室方向一擺頭;

待劉勝會過意來,呵笑著拱手一禮,竇太后方自然的含笑點下頭。

“今天,皇帝做的不錯。”

“已經得了大行皇帝三分風姿。”

“只是這樣的事,只能做一次;”

“若做得多了,會讓朝野內外怨聲載道,忠臣不敢直言進諫,皇帝身邊盡是宵小諂媚之輩。”

“——孫兒明白······”

“嗯~”

“明白就好······”

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+
我為紂王,人族大帝!

我為紂王,人族大帝!

細雨潤如酥
穿越到仙人滿地走,金仙才能抖三抖的封神世界!還是剛剛在女媧廟剛剛褻瀆女媧娘娘的紂王? 九尾狐妲己就要進宮,各路諸侯即將反叛,西岐逐漸興起!什麼是天崩開局? 這就是天崩開局!選擇醉生夢死,好好享受接下來的二十年?不!他偏要人定勝天! 他是當代人皇,是人族大帝!他的命運,人族的命運,還輪不到漫天神佛說的算!
玄幻 連載 1萬字
暴擊修仙,從追回青梅開始!

暴擊修仙,從追回青梅開始!

老九
下載客戶端,檢視完整作品簡介。
玄幻 連載 2萬字
都獻祭速通了,誰還苦修功法啊

都獻祭速通了,誰還苦修功法啊

叮叮小石頭
亂世降臨人間,凡人朝不保夕。唯有強大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保障。拳即為權! 一方獻祭天碑,讓江徹擁有了在這亂世中橫行的底氣。只需獻祭等價的資源物品,他的修為就能無限增長。 修行功法武技更是能夠瞬息而成。【獻祭目標:增強體魄。】【獻祭代價:豬血兩斤,豬骨十斤,豬肉二十斤……是否獻祭? 】【獻祭!】……【獻祭目標:肉身成聖。】【獻祭代價:皇朝龍脈,百年國運………是否獻祭? 】
玄幻 連載 15萬字
儒道成聖,但是理科生

儒道成聖,但是理科生

天天有飯開
“天地無涯,大道難尋,然眾生之基不可廢。何為天地基礎之道?”眾考生引經據典地答道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 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” “刑過不避大臣,賞善不遺匹夫。”然而那張金榜依然沒有絲毫反應。胸無點墨的穿越者許開只能寫下自己知道的基礎之道。 “第一,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時,總是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。” “第二,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,跟物體的質
玄幻 連載 23萬字
重定九州

重定九州

凌時零
這一片世界,分三域,共五大勢力。作為東域的龍頭,學宮,不僅是令東域之人驕傲的標杆,更是讓西域覬覦的寶庫。 然而,隨著東域 “九州大計”的開啟,讓本來維持著薄弱平衡的東域更加動盪。在這內憂外患的關鍵時期,東域人,上至聖人智者、下抵黎民百姓,又該如何努力斡旋,在這身不由己的亂世尋得一絲生機?
玄幻 連載 18萬字
不滅荒神

不滅荒神

孤鋒刺蝟
武極巔峰,抬手翻天?沉浮幾載,潛龍出淵?天才少年,丹田蘊藏神秘劍印,三年玄氣供養喚醒,至此於微末中,強勢崛起! ?我為荒神,自當無敵,橫推萬古,永恆不滅!?
玄幻 連載 1萬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