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0章 最終伏法
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書包網www.shubaoinc.com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三月初,關於張力的調查取證有了突破性的進展,公安掌握了一定的證據,受害的六名學生和家長也同意作證指認,根據孫少傑調查顯示,涉及到八個單位十幾位領導幹部,金額不等都存在權錢交易、收受賄賂,尤其是城建局領導班子幾乎全部淪陷了,還有幾個已經調離寧陽的縣級領導,又是一個大案、窩案,孫少傑很激動,對於紀委幹部來說,這就是業績,晉升的砝碼。
斟酌良久後,王鴻濤和雷長松書記一起將情況詳細的對武泉海做了彙報。
武書記面色凝重,說道:“縣鄉一級換屆馬上就要開始了,這時候出了這麼大的事,希望上級不要對我們有看法。我的意見是辦吧,查處科級幹部在我們的職權範圍,其它線索反饋給市紀委吧。”
接著,陸續有領導幹部被紀委傳喚,接受調查,有些甚至被雙規,一時間縣委大院又風聲鶴唳,武書記和雷長松的辦公室說情認錯的絡繹不絕。
對於這些領導幹部的處理王鴻濤並不在意,只要他們交代了張力的問題,哪怕全放了都無所謂,水至清則無魚,要是真那麼較真,全縣所有的局長全得進去,王鴻濤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,和全體領導幹部作對。
張力最近心急如焚,河道專案遲遲不能透過驗收,哪怕交了幾十萬罰款多無濟於事,和自己關係密切的領導們像躲瘟神一樣躲避自己,張力不是傻子,意識到有人針對自己,透過和柳天才的請教,很快就將目標鎖定為王鴻濤,當晚提著一皮箱現金找到了王鴻濤,可是任憑他苦苦哀求都沒把門敲開,王鴻濤拒不接見。
張力無奈,四下求人無果,感到了深深的恐懼,想到了跑路,可實在捨不得河道改造這個大工程,抱著一絲僥倖四處活動。
等到紀委反饋了足夠的證據,張力被請到了公安局接受調查,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,吳奧然絕對會辦成鐵案。
三月中旬,鎮北區區委書記提拔為榆城市組織部部長,鎮北區區長調任省紀委任職,迎江的首府一、二把手雙雙空缺,攪動了風雲,無數雙眼睛盯緊了那兩個位置,一時間各種版本的謠言滿天飛,王鴻濤也眼巴巴的看著,心中充滿期待。
薛書記召開了書記辦公會,組織部長列席,專題研究鎮北區班子人選。
薛書記首先提出區委書記的人選,為安保縣縣委書記南捷翔,可高長元市長提出了不同意見,提出了王鴻濤,並說縣委副書記升任縣委書記也不是沒有先例,並列舉了王鴻濤的榮譽和成績。
薛書記心裡暗暗發笑,你高長元是來搞笑的吧!誰知道餘副書記也是這麼個意思,認為王鴻濤比較合適,再加上組織部長李國權躍躍欲試的樣子,趕忙強硬的叫停,認為王鴻濤太年輕,沒資格也沒能力掌控迎江經濟體量最大、人口最多的鎮北區。
高長元本來就沒指望能成,只是玩了一手以進為退,順勢提出王鴻濤提拔為鎮北區區長,餘副書記和李國權部長紛紛附議。
薛榮國還是不想答應,掰掰指頭算算,書記辦公會是失敗了,上了五人小組會結果還是一樣,沒絕對把握是不能上常委會的,當即提出另外一個方案,讓王鴻濤去擔任黃龍縣縣長,哪怕是縣委書記都行。
高長元當即反駁:“黃龍縣全縣四萬多人口,財政收入2700萬,地方財政收入1800萬,甚至都不如寧陽的一個鎮,王鴻濤去那裡不符合量才使用的組織原則,是大材小用!”
薛榮國又說:“那就讓他去安保縣任縣長,安保也算個大縣。”
“我還是堅持提拔到鎮北區,薛書記,給幹部一次機會,把名單報上去,書記、縣長是省管幹部,決定權在省委,就當是對王鴻濤工作的一次褒獎吧,畢竟寧副書記也認可他的工作。”
對呀,省委不批,你們就無可奈何了吧!薛榮國覺得必須和省委劉書記好好溝通一下,最好把王鴻濤放在黃龍縣任縣長,便同意了高長元的建議,推薦王鴻濤為鎮北區區長和黃龍縣縣長人選。
至於其它縣區領導班子調整,高長元同樣據理力爭,讓薛榮國很是心累,感覺受了欺負,對迎江好像失去掌控力,放眼望去常委班子怎麼都是陳德明的人,劉書記這是怎麼了?就任他們囂張跋扈嗎?
面對鐵證如山,實在受不了吳奧然非人辦案手段,張力知道自己完蛋了,崩潰了,也交代了,吳奧然心滿意足的去向王鴻濤覆命。
緊接著,檢察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效,不到一週走完程式,決定將案件移交法院量刑處理。
薛榮國書記覺得很有必要當面給省委劉書記彙報迎江的亂象,必須加以制止,並謀求變化,電話打通後說:“劉書記,我想今天來省委,給您彙報工作。”
“榮國,我在京城,你好好工作吧,好自為之!”
聽到手機傳來的忙音,薛榮國如遭雷擊,癱坐在椅子上,整個下午像一尊雕像一動不動。
忽然驚醒了一下,趕忙開始回想這麼多年的過往,回憶有什麼重大漏洞需要彌補,開始考慮後路了,什麼王鴻濤之類的,隨他去吧!
四月初,經省委研究決定,批准了部分迎江人事調整方案,省委組織部赴寧陽對王鴻濤進行考察,擬任縣區正職人選。
考察組到了的前一週,王鴻濤剛拿到函授本科畢業證,驚出了一身冷汗,提拔正處級幹部必須得本科學歷,還好考察公告上不用寫在職本科了。為避免此類糟糕的事情再次發生,王鴻濤決定今年必須報黨校研究生。
同月,省委也有了重大調整,省委劉書記另有任用,陳德明提拔為省委書記。
別人以為這是正常調整,可王鴻濤知道,劉書記被明升暗降,已經走向覆滅,至於薛書記,只是利用職務之便為親戚朋友謀取私利,並沒有大的錯誤,最後還能善終,落了個閒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