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被孟聽晚帶偏?滿門倆都是戲精
吾枝曬月光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書包網www.shubaoinc.com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另一邊,薛遠山被罰了三個月的俸祿。
他不明白,分明已經做好了準備,怎麼會發生失誤?
這也就算了,定國侯府像是已經做好了準備,專門讓他拿到那本文集一樣。
越是這麼想,薛遠山越覺得自己被孟聽晚坑了。
但他沒有證據。
薛遠山很生氣,罰俸三個月倒是其次,而是他這次無功而返,生生浪費掉了八大侯門的只能使用一次的權力!
“可惡!”薛遠山一錘子捶在桌子上,“定國侯府這樣詭計多端,還有那個孟氏,究竟怎麼回事?竟有如此能耐。”
大街小巷的傳言沸沸揚揚,定國侯府夫人李氏已經知曉了事情的經過:“孟氏一向膽小,以端莊淑女自持,如侯爺所言,怎麼能提著棍子攔在府前,莫不是中邪了?不過,那孩子自從嫁入定國侯府之後,我倒是沒怎麼見過了,而是二兒媳曾與他閨中交好。”
“還有云兒她媳婦,與孟家少夫人是閨中密友,從未聽她說過孟氏有這樣的本事。”
雖然覺得奇怪,但薛遠山還不將孟聽晚放在眼裡。
“一個女子而已,有何大驚小怪的:“女子難成事,陸江淮都成一個活死人了,定國侯府還能靠兩個女子撐起來?”
這話忠勇侯夫人不愛聽。
她跟高氏年紀相仿,年輕的時候也不太對付。
當然,這主要是高氏嫁了一個好丈夫,曾經的忠勇侯陸銘還是大魏第一的妻奴,鶼鰈情深,羨煞多少旁人。
而且她姐姐還是皇后。
可如今她丈夫死了,高皇后也被打入冷宮,人也病得半死不活的,這倒是讓忠勇侯夫人李氏心中暢快了不少。
“高氏年輕的時候就有些本事,雖然如今病得出不了門……”李氏欲言又止。
“怕什麼?”忠勇侯不以為意:“高皇后在冷宮多年,也不能出來,高氏一族早就沒人了,還有誰能幫她?定國侯這塊肥肉,最終還得落入我們忠勇侯府手中。”
何況,他薛家的女兒,可是皇長孫的正妃。
那是未來的皇后。
比起一個被打入冷宮的皇后,未來的皇后更有價值。
薛遠山很傲氣。
但他不曉得,彰武帝給他罰俸三個月,並不是給他的最大懲罰。
因為第二日,此事就發酵了。
定國侯老夫人帶著病軀,穿著她的誥命服去敲登聞鼓,告御狀,狀告薛遠山誣陷定國侯府,欺負她孤兒寡母,欺負定國侯府都是老弱婦孺。
這一幕都被京城的百姓看見了。
老夫人臉色蒼白,身形消瘦,好似下一刻就要被風吹倒。
卻還那麼用力的敲登聞鼓。
將門之後的風姿,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了當初的高氏族人的風采。
這一幕,讓人無不動容!
這如此大的動靜,能上朝的朝臣全部出動。
高氏被請到了大殿之上。
她是陸銘的妻子,受封誥命夫人,封號為榮國夫人。
彰武帝其實已經料到了高氏擊鼓的目的,他並不太高興,但還要裝出一副我不知道你為什麼來的樣子。
“榮國夫人擊登聞鼓,所謂何事?”
高氏一把跪在大殿之上:“臣婦狀告忠勇侯濫用職權、誹謗忠臣!”
昨日的事情大街小巷都知道了,朝中文武百官自然也知曉。
聽到這話,立刻低頭竊竊私語。
彰武帝:“……”
忠勇侯沒想到高氏今日會直接去擊登聞鼓,再聽到他這麼一說,立刻出聲反駁:“陛下,臣帶領金陵衛,乃職責所在,請陛下明察!”
高氏不管,她有自己的說辭。
“定國侯府滿門忠臣,臣婦的夫君,為了大魏江山,戰死在西北,馬革裹屍,屍首不還,臣婦的侄子死在狄國人的刀劍之下才收住了三座城池,臣婦的兒子,為守護西北,重傷不起,而忠勇侯卻以莫須有的罪名,欺我滿門婦孺,強行搜府,這等奇恥大辱,定國侯府寧死不受!”
“定國侯府滿門忠烈,如今戰死的戰死,重傷的重傷,若因此而為人所棄,不如陛下收回封號,賜我滿門布衣,免得臣婦的夫君在天之靈不得安寧,臣婦的兒子重傷不得休養,滿門英魂無法安息!”
說完,高氏重重磕了一個頭。
“懇請陛下收回定國侯府封號!”
彰武帝當然想取締八大侯門的所有職權。
但他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暴君。
就算做什麼,也只能在背後做。
定國侯府滿門忠烈,在民間極度有聲望,若是突然無緣無故撤掉封號,百姓都看不下去。
罵人的口水能淹死他。
老了還要晚節不保,青史會罵他昏庸。
高氏這一招以退為進,他當然知道。
但他能做什麼?
彰武帝什麼也不能做,甚至只能立刻開口拒絕。
朝中的文武百官也立刻開口,說絕對不能這樣做。
高氏卻聲聲控訴忠勇侯對定國侯府的侮辱。
說到傷心處,她直接暈倒在了大殿之上。
大殿之中,一時更加混亂了。
忠勇侯連為自己辯解的機會都沒有。
定國侯父子兩代戰無不勝,為大魏守住了北部的防線,才能不讓北狄南下,守住了大魏的和平與安寧。
特別是子承父位的陸江淮,他十歲就跟著父親上戰場,曾被稱為“馬背上長大的少年”,軍功赫赫、戰無不勝,曾經他負傷歸來,定國侯府前都聚滿了百姓,民間點燈一個月,為他祈福。
昨日的事情之後,今日高氏擊登聞鼓,聲響之大,能聽到的百姓、讀書人紛紛聚過來。
不少百姓都聚集在宮門之外,表達對忠勇侯府隨意搜查定國侯府的不滿。
“忠勇侯府就是欺負定國侯府只剩下婦孺老弱,簡直豈有其理!”
“就是,定國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,怎能這樣隨便被人汙衊!”
“忠勇侯這是汙衊忠臣,欺負人家,居心叵測!”
“還一個公道,還一個公道!”
其中還有很多讀書人,而他們可能是大魏未來的脊樑。
這陣仗已經好多年沒有發生過,看得宮門前守衛心裡慌慌的。
除此之外,隨著高氏情緒激動得暈倒在大殿之上。
一大波御史也對忠勇侯的這番舉動進行了批判,說他擾亂朝綱。
當然,這其中帶頭的還是孟修遠和長子孟懷瑾。
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幕,早朝上罵得不可開交,外面的百姓也不願意散去。
這是影響極大的事情。
昨日本來想罰個俸,就讓這個事兒過去的彰武帝終究不能如願。
他收回了薛遠山的金陵衛統軍權,將罰俸三個月變成罰俸半年,罰忠勇侯薛遠山年前不再參與朝政。
同時,為了安撫定國侯府,又賞賜了諸多金銀珠寶。
至於宮門之外。
作為侯門長子的陸硯舟則主動站出來,疏散百姓。
感謝大家的好意,讓他們不要聚集在宮門口。
“陛下聖明,一定會給定國侯府做主的。”
“感謝諸位的信任,定國侯府無以為報,昨日之事,並非朝廷所為,而是忠勇侯一人之力,陛下聖明,在下懇請諸位莫要聚集在宮門口。”
陸硯舟極力奉勸,生怕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似的。
甚至還跟守護宮門計程車兵道歉。
這明理至善的一幕,瞬間獲得了百姓和讀書人的稱讚。
宮門口的馬車變,“焦急”等待的孟聽晚看起來坐立難安。
似乎害怕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。
其實,她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這一幕。
並且心情還不錯。
【老皇帝,讓你狗咬狗,我不坑死你!】
【嘖嘖嘖,我兒子真不錯,這不,名聲打出來了。】
【帽子再戴高點!】孟聽晚怒其不爭【兒子就是太斯文了,還得鍛鍊鍛鍊,要這樣說……】
她自己在腦海裡巴拉巴拉了一頓。
不遠處還不太適應這樣演戲的陸硯舟:“……”
不過……
還能這樣?
學會了學會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