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邊的小周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書包網www.shubaoinc.com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大燕史書所載:元鼎三十二年,皇后懷有身孕,耀靈帝大喜,下令大赦天下,舉國同慶。
次年大寒,皇后臨盆,天顯異象,正午豔陽高照之時,天上金燦燦的太陽一點點消失,天幕漸漸暗沉下來,隨著最後一丁點金芒消失,大地瞬間陷入一片黑暗。
同一時間,皇后產下太子,力竭而亡,耀靈帝悲慟不已,追封其為淑文皇后,並立下永不立後的誓言。
三日後,南方數州天降暴雨,洪水滾滾來襲,沖毀屋舍不計其數,百姓流離失所,民間暴動頻生。
西啟國趁機出兵,不出七日,西面邊城失守,羯族人勢如破竹,一連攻破大燕十三個州城。
內憂外患,迫在眉睫,大燕危在旦夕,史稱:“天狗之亂”。
一日,神色驚恐的司天監主薄手持星盤來到殿外,懇求面見耀靈帝。
耀靈帝與司天監主薄的談話內容並未記載入史冊,不過短短几日後,耀靈帝在朝中釋出罪己詔,並將襁褓中的太子送去北涼。
不久後,西北軍營出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少將,此人力挽狂瀾,指揮殘餘兵馬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,此後步步緊逼,終於將羯族人趕回阿侖山下。
與此同時,南方暴雨停止,洪災得到控制,民間暴動隨之煙消雲散。
大燕歷經此劫後,有一種傳言不禁在民間漸漸流傳開來:
原來司天監主薄從星盤中觀察出太子乃是天煞孤星的命格,太子誕生後,必會給周遭親人帶來滅頂之災。
起初,耀靈帝並不願相信司天監主薄的箴言,可皇后在產子當日暴斃,南方暴雨不斷,羯兵大舉來襲。迫於朝中局勢壓力,耀靈帝只得將太子送去極陰之地鎮壓他身上的煞氣。
這一鎮壓,就是漫長的十五年,若非太子麾下的玄月軍將匈奴人收拾得服服帖帖,玄月軍在北涼的勢力極速蔓延,太子恐怕永無歸京那日。
令人意想不到,天煞孤星班師回朝乾的頭一件事,就是在歌舞昇平的宮宴上,親手割下司天監主薄的舌頭。
自此以後,司天監這個衙司漸漸衰敗下來,在朝中更是無人敢提。
故而,姜玉竹在集英殿上的一席話,在眾人眼中就是茶館裡的楞頭夥計——哪壺不開提哪壺!
金殿上,耀靈帝面色陰沉得似打翻的硯臺,與方才和顏悅色的一代仁君判若兩人。
皇貴妃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,描繪精緻的眉眼溢滿懼色。
蕭時晏急忙衝好友眨眼睛,示意他收回方才的話。
姜玉竹好似沒察覺到大殿內緊張的氣氛,少年絳唇含笑,雙眸清澈若明鏡,滿懷期待等著皇上的回話。
良久,耀靈帝冷冷道:“既然姜會元有占卜觀星的本事,朕便賜你去崖州,當一個可以整夜觀星宿的祠祿官。你父親教子有功,便隨你一同調去崖州做府尹。”
此言一出,殿中貢生們紛紛向姜玉竹投去幸災樂禍的眼神。
崖州,那可是大燕出了名偏僻的州城,當地氣候險惡,瘴氣叢生。
祠祿官,名字聽著氣派,無非是個掛了名號的神棍八品芝麻官,無權無勢無地位。
姜會元的仕途不僅徹底毀了,還連帶著整個姜家永世不得入京,足見,皇帝是動了真龍怒氣。
耀靈帝正要開口擬旨,恰在此時,大殿之外傳來一陣叮叮咣咣的聲音。
忽然,一根箭矢破窗而入,正中殿中一位貢生的胸口,血液迅速從他的衣襟蔓延開來。
嘭,中箭貢生轟然倒地,口吐鮮血,死不瞑目。
四周貢生們如驚弓之鳥,迅速衝散開,面露驚駭之色。
“外面出了什麼事?吳統領人呢?”
耀靈帝從龍椅上站起來,濃眉緊擰,口中高聲呼喊著禁軍統領的名字。
他話音剛落,只聽嗖嗖嗖,更多的箭矢破窗射入,站在殿門口的數位貢生紛紛中箭,慘叫著倒在金磚上,須臾間,鮮血都流淌到了門檻下。
“關上殿門,守護皇上安全。”
詹灼鄴從身後侍衛腰間抽出長劍,手腕反轉,揮劍斬斷射向耀靈帝的數道箭矢。
厚重的雕花殿門被兩名禁衛軍緊緊合上,卻擋不住從窗□□進來一波又一波冷箭。
集英殿外,傳來一名男子疾聲高呼:
“當朝太子濫用私權,虐殺我兒,構陷趙家軍私囤兵馬,臣原本不想與陛下兵戎相見!可太子他欺人太甚,已將趙氏一族逼入窮巷!”
“陛下,這是...是恆王的聲音,他...他這是要做什麼?”
皇貴妃嚇得花容失色,伸手緊緊抓住耀靈帝寬大的龍紋袖擺。
耀靈帝的臉色亦不太好看,他冷著臉,對殿外統率兵馬的恆王揚聲道:
“恆王,你可知今日謀逆的後果?”
“臣怎會不知,陛下,要怪就怪您的兒子心狠手辣,非要對趙氏一族趕盡殺絕,臣若不反,必死無疑,臣反了,唯能活命啊!”
“趙家軍聽令,即刻攻破殿門,活禽皇上,誅殺煞星太子!”
隨著恆王一聲令下,殿外刀槍相擊的聲音愈發震耳,殿內倖存的貢生們嚇得面色慘白,兩股戰戰,有人更是當場洩出一地熱黃湯。
姜玉竹同樣被這場突生變故嚇愣在原地,鋪天蓋地的冷箭襲來之時,蕭時晏猛然抓住她的手腕,將她推進考桌下,僥倖沒有被冷箭所傷。
“姜兄,外面全是恆王的人馬,我猜皇上和皇貴妃會透過密道離開,你稍後跟在他們後面一起出去。”
皇宮之下修建有數條密道,接連三宮六殿,甚至能通到宮外,密道地圖只有皇室子弟知曉,蕭時晏的祖母乃是太長公主,所以他對宮中密道一事略有耳聞。
“那你呢?”
見蕭時晏並沒有和她一起逃命的意思,姜玉竹柳眉微蹙,伸手拉扯住他的袖口。
蕭時晏笑了笑,從容道:“我去助太子抵禦叛軍。”
姜玉竹知道蕭時晏自幼習武,身手不俗,於是鬆開手,鄭聲叮囑:“蕭世子,你...你要當心啊!”
蕭時晏提劍離去後,姜玉竹小心翼翼從紅木考桌下探出頭,果然看到皇帝和皇貴妃在一隊禁衛軍的掩護下匆匆走下金階,而太子手持利劍,正在與衝進殿的叛軍廝殺。
男子眉眼冷雋,手中劍芒如流光疾馳,一招一式沉穩利落,劍芒吞吐間,刀刀見血封喉,仿若一尊不可撼動的神祗,頗有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的氣勢。
隨著蕭時晏的加入,如潮水一般湧入殿內的叛軍暫時得到控制。
可就在此時,走在耀靈帝身前的一名禁衛軍驟然目露寒光,此人抽出腰間長劍,轉身狠狠刺向皇帝。
還好追隨在耀靈帝身邊多年的內監總管捨命撲上前,一把將皇帝推下金階,自己挨下這一劍。
見偷襲失敗,暴露出身份的叛軍不再遲疑,他飛速躍下金階,欲要斬取耀靈帝的首級。
事發太過突然,殿內眾人還都來不及反應,眼見著皇帝即將命喪刀口。
緊要關頭,眾人瞧見姜會元不知從哪裡冒出來,少年猛然揚起手中硯臺,將黑乎乎的墨汁全潑到叛軍臉上。
叛軍眼前驟然一黑,砍向耀靈帝的刀鋒偏移,堪堪削下赤金龍冠上的東珠。
禁衛軍瞅準這個機會,迅速衝上前救下耀靈帝。
而被破了滿面墨汁的叛軍氣急敗壞,他抬手抹了把臉,模模糊糊瞧見一個身形纖弱的少年站在面前,手中還拿著一塊硯臺。
“你找死!!!”
叛軍怒不可遏,揮劍刺向嚇傻眼的少年。
姜玉竹眼睜睜看著閃著寒芒的劍尖在她眼前放大,不由絕望地閉上雙眼。
“姜墨竹!”
聽到蕭時晏焦急的喊聲,姜玉竹腦中閃過一個念頭:
可惜了,他終究還是叫錯她的名子。
想象中的疼痛並未襲來,姜玉竹只覺腰間一緊,遂撞進一人的懷中。
她顫顫巍巍睜開雙眸,入眼是一張清冷俊美的面容。
男子眉眼深邃,挺鼻薄唇,此時眼睫半垂,眸光落在她臉上,幽暗的眸底窺不出一絲情愫,仿若濃黑到極致的夜,又似暗潮洶湧的深海,靜謐且危險。
二人貼得極近,近到她能嗅到對方身上清冽的雪松香。那是一種極淡的香氣,卻帶著極強的侵略性,仿若要沁透她的五臟六腑,落下永不磨滅的烙印。
“多謝太子殿下出手相救。”
姜玉竹有些承受不了對方深幽的眸光,低垂下頭,輕聲道。
同時注意到,原來緊緊攬在她腰間的力量並非是男子的手臂,而是一把質地如同綢緞般的軟銀劍。
想來剛剛她命懸一線之際,便是太子甩出這把軟銀劍,將她從鬼門關勾了回來。
至於那個欲要刺殺耀靈帝的叛軍,則被趕來的禁衛軍一劍正中後心,臨死前仍不可置信地瞪大雙眼。
詹灼鄴手腕微動,纏繞在少年腰間的軟銀劍如綢緞滑落,銀光一閃,迅速收回劍鞘。
殿外的廝殺聲漸漸變小,姜玉竹從太子身後探出頭,瞧見集英殿的兩扇鎏金紅木大門早就被亂箭射得搖搖欲墜。
透過殘破的雕花門扇,可見恆王的人馬已被火速趕來的禁軍團團控制,一名身穿金色絞金緞袍的男子快步衝進殿,在耀靈帝面見單膝跪地,面露關切道:
“兒臣救駕來遲,父皇可有受傷?”
驚魂未定的耀靈帝看向匆匆趕來的大皇子,眼底隱有淚花閃動,他攙扶起大皇子,哽咽道:“你來得很及時,殿外的叛軍如何了?”
“啟稟父皇,趙家軍盡數伏誅,逆賊恆王已被兒臣制伏,以待父皇發落。”
“好,好,你辦的很好,將恆王帶上來,朕有話要問他。”
耀靈帝不愧是一國之君,面色很快恢復從容,重新端起天子的龍威,只可惜他半張龍顏上猶掛著烏漆漆的墨汁,瞧上去有些滑稽。
很快,恆王被禁衛軍押上大殿,男子披頭散髮,當他被強按著跪在地上時,猛然抬起頭,一雙陰毒的眼透過沾滿血汙的亂髮,惡狠狠瞪向太子。
姜玉竹站在太子身後,瞧見恆王咬牙切齒的模樣,好像恨不得撲上前,食其肉啖其血。
相較之下,太子的反應極為平淡,眉眼無波,漫不經心撥弄著指上的白玉扳指,好似對恆王這種手下敗將提不起一絲興致。
“恆王,朕平日裡待你不薄,可你忘恩負義,竟想要朕的性命!”
恆王收回瞪向太子的目光,倏然對耀靈帝重重磕下三個響頭,再抬首時,額間鮮血淋漓。
“陛下,臣自打潛邸時便追隨您,鞍前馬後,出生入死,忠心耿耿,臣怎會想要陛下的性命。可臣的兒子含冤蒙屈,還未進大理寺問審,就被太子殿下當著全城百姓的面割下舌頭,快馬送去恆王府,臣八十歲的老母在大壽當日,收到孫兒血淋淋的舌頭,當場嚇得昏死過去,撒手人寰!”
“不僅如此,太子還構陷趙家軍屯兵,收繳回臣的兵權,步步緊逼,意圖將趙氏一族趕盡殺絕。”
恆王涕淚交下,哀哀欲絕,細數著太子所作的種種暴行。
在場眾人聽到恆王的話,不由悄悄瞥向眉眼清冷的男子,心中不免感嘆太子殿下自從歸京後,實施的雷霆手段過於狠辣,以至於逼得恆王狗急跳牆,起兵謀反。
耀靈帝皺起眉頭,沉聲道:“太子年紀尚小,行事難免容易過火,恆王若覺得委屈,大可來找朕明辨,何必劍走偏鋒,做出謀逆之舉?”
“陛下,臣不悔今日所為,臣願以性命警示陛下,還請陛下不要忘記十八年前發生的那場災禍,不要讓大燕重蹈覆轍。天煞孤星降世,只會給大燕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,陛下切莫因骨肉之情,斷送大燕的萬古基業啊!”
恆王此言一出,殿內鴉雀無聲,耀靈帝似是回憶起不好的事,面色蒼白,痛苦地閉上雙眼,一旁的大皇子見狀,正要下令將恆王拖下去處置。
他的話還未開口,就聽殿內傳出一聲:
“啊呸!”
眾人心中一凜,心想在這時候,是誰膽敢冒頭斥責恆王?
大家循聲看去,發現出聲之人,正是剛剛救下皇上性命,此時此刻正躲在太子身後的——姜會元。